首页 >> 知识学堂 >> 心理故事
 
顾问博客精选
企业心理双月刊
心理故事
营造爱的家庭

录入:admin     2014/2/14  人气:1353


    「爱」是打从心底希望看到孩子快乐幸福,把他们的利益摆在我前面,而不是要他们达到我的标准。

    我成长于虔诚的基督教家庭。父母很开明,总是教导我如何自己做决定,从有记忆以来很少有被强迫的事。爸爸是个很棒的倾听者,只要我有事情想找他谈,他便会放下手边的事,全神贯注地听我讲话;妈妈对我的需求总是全力以赴,记得有次我想办一场跳蚤市场,妈妈为此全力筹备,帮助我达成愿望。在被爱、被珍惜的环境下,我从小就有高度的安全感。

放下「教养」,选择「爱」

    当我要生小孩时,由于个性随和、不太会坚持,所以很怕自己会把孩子宠坏。在这样的心情下,反而以严厉、权威的态度教导孩子;同时也读了很多教养书,无形中带给自己很大的压力。因此,初期当妈妈时,社会环境对我教养孩子的影响,远比原生家庭来得大。当时女儿还不到两岁,母女关系就已十分紧张。

    有一次妈妈提醒我,她感觉我对孩子像是对敌人。省思之后,我发现自己专注于「教养」,却没有去享受与孩子间的相处;是以自己的期待教养孩子,忽略了孩子的需要。在父母的鼓励下,我开始为自己的生命作心灵重建的祷告,求神帮助我改变,不要完美主义,而要接纳我的孩子。

    后来我逐渐明白,「爱」是打从心底希望看到孩子快乐幸福,把他们的利益摆在我前面,而不是要他们达到我的标准。

改变带来关系的修复

    渐渐地,我发现与孩子的相处越来越像从前父母与我的相处,这才感受到「原生家庭」的可贵。

    当我愿意改变自己的生命来爱孩子时,和孩子的关系便突飞猛进。后来,有人问我:「你的孩子每天都这么快乐、爱笑吗?」我才发觉还真是如此呢!

    现在,我非常享受与孩子爱的关系,这一切都从改变自己开始。而要落实生命的改变,要从跟配偶的关系做起;与配偶的关系愈好,就愈能给予孩子需要的安全感,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。


(取材自2012年8月号《爱家》杂志)

顶部】 【关闭
 
Copyright © 2002-2025  广州好牧人心理咨询公司  版权所有